親子共學行動教養實踐班

61 

勇敢的選擇做不一樣的父母過屬於你的親子生活


這個課程將協助您,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


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


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找到信心更滿意作為父母的自己


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

 

 

您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

劇碼。


歡迎您,來作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

的人!

 


第一堂: 5/25() AM 10:00~12:00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

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第二堂: 5/25() PM 2:00~4:00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檢視目前教養

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第三堂: 5/26() AM 10:00~12:00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共學實踐課,請帶孩

一起來

說明:有相見歡,親子遊戲,各式合適親子共學的活動體驗(桌遊,畫畫,說故事,自由時間..),目的不在學習那些活動,而是去發現在那些活動中自己經驗了什麼,焦急想介入,或者能自在享受。觀察自己,孩子及別人的家庭互動,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第四堂:5/26() PM 2:00~4:00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教養經驗分享,問題交流

與討論

 

 

上課地點:中都里聯合活動中心(高雄市三民區同盟路442

號2F)

 

收費方式: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聽完

後隨喜樂捐!

 

托育:每戶100元一天,托育當天再現金繳交即可。

(在同一個場地,跟講座以分區的方式進行,會請保母

或義工提供陪玩和照顧。)

 

名額:限30位父母

 

講師:郭駿武(親子共學倡議人,甫於今年完成一家

口徒步環島「大腳小腳走讀台灣」,曾任森林小學教

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

,資深親職講師。)

 

共學實踐班報名方式(有打算參加共學團者優先)

將保證金匯款至

「中國信託 347533921209,戶名:施婷文」,

然後填寫報名表(註明帳號末五碼)Email:

kuroshih@gmail.com

若仍有疑問請電: 0922899415/施婷文

 

報名表請按此: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z37d80XrxF6aVBETDZ4OHB6bjg/edit?usp=sharing

高雄親子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4-09 10_16_41  

 

【親子共學團如何運作?】

 

 

◎每團招收約20組親子家庭(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父母(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作法:每周兩次共學

 

 

時間:早上十點至下午三點(視場地情況會安排親子

活動或自主遊戲等)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大人彼此互助幫忙負責孩子的安全

與照顧,領隊從旁協助處理孩子及其與家長的互動。

 

 

最初一二個月的活動行程都由領隊負責,之後希望每週

至少有一天由家長規劃(領隊會幫忙),每個家長大約隔兩

個月會輪到一次。

 

 

6月後每週固定兩天的共學出遊,實際日期在5月的課程

中組團時決定。

 

 

共學初期,成員之間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約三個月),

而孩子們也要透過長期的遊戲與良好的對待以厚實心智與

身體的能力。等團體狀況穩定後,就會依照孩子的發展與

能力、父母的興趣,進行主題式的親子旅遊。

 

 

共學場地:盡量選擇大高雄地區的戶外空間,以自然、

安全、免費(或低收費)、好玩優先,參加者自行前往。

於有些孩子有午睡的習慣,如果去到共學團要怎麼辦?郭

老師說,來上課就知道了。

 

 

如何加入

有意加入的親子其家長必須先報名「共學實踐班」,全勤

出席課程之後就可以加入共學。五月上完共學實踐班並組

團,預計六月開始個別共學團的運作。我不預設一個共學

團會運作幾個月或幾年,但希望是能長期經營,而非短期

活動。

 

 

共學團支出

每月繳交公基金(類似班費),金額由成員共同協調決定,

以支付午餐飲食與課程學費材料費。另外每戶每月繳2000

元給領隊作為薪水*。其他如交通、場地門票等非固定支

出由成員自付。

 

關於領隊薪水的說明:

這並不是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比較

希望我和共學親子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

支持我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方式

 

 

共學團的性質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這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

踐的場所。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

學習團隊。這不是某個人或某種理念的附屬團體,是個以

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高雄親子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撰文:郭駿武

210566_3018836449364_962732428_o   

十年前,921大地震後約三年,我接任台中屯區與海線社

區公民大學的主任,那時百業蕭條,社區的許多媽媽因為

大地震的關係,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很難找到工作,於

是由社區公民大學向當時的台中縣長廖永來提出『社區托

育媽媽培訓計畫』,由社區公民大學負責培訓高中學歷以

上的媽媽、發給專業托育證照,結合社區與學校,提供社

區媽媽們二度就業的機會與管道,我們總共培訓出約300

多位的媽媽投入社區托育的工作,一方面讓放學後的孩子

們不必冒險到未立案或違法的安親班上課,一方面也讓媽

媽們能夠二度就業,補貼家用。




當時我負責規劃、帶領所有的認證課程,媽媽們必須取得

18個學分,才能申請面談、口試取得證照,在長達一年授

課的過程中,我有幸跟著這群媽媽們一起討論教養、一起

成長,一起發現那隱含在家庭中各種關係下的教養困難。



父母在教養上所遇到林林總總的困難,很多人都認定源自

於『孩子的偏差行為』,因此,總想要找到好的或適合的

教養方法,但是當父母費盡心力與金錢,上遍各式父母成

長課程、買遍各種教養書,卻不見任何成效或孩子的改變

時,孩子長大了,但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卻不見得有改

善!



於是,我思索著,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教養的困難其

實不是源自於『孩子的偏差行為』,而是來自平常親子互

動生活的累積呢?『家庭教育』指涉的其實不是父母有沒

有教小孩,而是平常親子生活的互動,累積了究竟是人的

正向發展還是負向的壓抑呢?



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父母去上各種成長課程時,因為

單向的授課內容,父母只能聽到那美好的經驗或方法分享

,回到家之後,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卻完全使不上力 呢?

父母上課時,急於解決眼前的教養困難,片面擷取描述孩

子的行為問題,是否反而忽略了親子生活的互動過程所造

成的累積?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教養書中美好的例子都有其家庭

相關的搭配、環境因素,而這些因素有時卻連作者都可能

視而不見呢?而書中美好的教養例子所呈現的教養價值觀

是符應了父母原來的價值觀,還是因為批判、辯證而澄清

了原來的教養價值觀呢?



擔任二十年的親職講師,面對無數的親職教養問題,我有

很多的反思,如果不是脈絡的分析孩子的行為問題,如果

不是觀察孩子的整體狀況,任何給出的建議都只會是切片

式的意見,或許可以安父母當下的心,卻無實質助益!



最近五年我是專職的奶爸,帶著孩子玩樂、生活、學習,

不僅僅要隨時敏感孩子的行為與心理,還要學著敏感自己

的狀態、反思自己的價值,出門在外更需敏感週遭的環境

與社會價值的變化。但是難道父母只能單打獨鬥的付出教

養心力,面對封閉的家庭空間,身處四面楚歌的傳統教養

環境,進行隨時被抵銷的正向教養互動嗎?



於是我們結合有共同理念的父母組成親子共學團,父母們

彼此協助、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有了面對孩子的教養價

值互相辯證的夥伴。而孩子也在一個加乘好幾倍的平等與

尊重環境下練習互動、自主學習,發展自我的潛力與特質





經過兩年多的實驗與實踐,我們從父母自己的身上,孩子

的發展中看見更多的可能性,來自台灣各地要求協助成立

親子共學團的聲音不斷,讓我們不能僅僅是獨善其身,所

以規劃出有系統的、反思的、實踐的課程與計畫,推動親

子共學的理念,讓有心想參與親子共學的家庭,一起參與

、一起分享我們的成果與未來!



親子共學父母教養實踐班安排4堂初階的課程,一方面一

起探討父母解讀孩子行為的背後,父母的教養價值觀與態

度如何形塑了孩子的人格與反應機制,一方面透過觀察孩

子、實踐的互動,微調每天生活中的小細節,讓每次與孩

子的互動,都能產生強化孩子學習動機與動力的累積!



全部的課程不收費(只收保證金,希望大家能夠全程參

與),沒有報名費的金錢門檻,只讓大家在參與課程結

束後,自主衡量自己在課程的收穫與經濟條件下自由樂

捐,我希望這樣的開課方式能接觸到更多的中產與弱勢

階級的家庭,一起面對教育商品化的社會趨勢!

 

高雄親子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郭駿武

2011-04-13 16.13.39       

 

從媽咪懷孕開始,孩子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念頭

一直不斷在心中反問著自己!想要在家庭中提供什麼樣的

教育呢?想要孩子接受什麼樣的幼兒教育呢?光憑一、兩

個人的力量,除了妥協、逃避,我們還有其他可能的選擇

嗎? 

 

回想孩子出生前的兩、三年,因為在全國幼稚園的巡迴親

職講座擔任將近一百場的講座講師時,最常常被父母問到

的幾乎都是行為上的配合問題以及學習上的問題!當我試

著跟父母抽絲剝繭的討論,發現幼兒的種種問題、困難的

根源,幾乎都跟父母親的打罵教育脫不了干係,但是卻又

有將近八成的父母認為不打不罵是不可能作到的,更不用

說我在擔任體制外小學教師時,更期望自己能做到不威脅

、不恐嚇的標準!

 

隨著孩子的出生,因緣際會的讓我有機會成為一個中年專

職奶爸,實際的經歷每一項扶養小孩的細緻過程,體驗與

孩子的每個互動,打造孩子活動與學習的空間,也對抗著

一個不夠『瞭解』『尊重』孩 子及教出『自主』孩子意涵

的台灣社會!

 

  

孩子生理發展空間的堅持

 

17世紀之前,孩子還被認知為一個小大人,穿著成人的

衣服改小版,一舉一動都被以大人世界的標準來要求,一

直到近幾個世紀因為醫學與大腦神經科學的發展,才慢慢

接受孩子與成人的不同,但是實際的落實在生活中,卻又

因為種種的安全考慮,限縮了孩子的生理發展!例如孩子

透過口腔、手腳對世界的探索,卻被禁止或責怪,『不

行』、『不可以』、『髒髒』既讓孩 子的身體無法透過反

應與練習而茁壯,更失去了探索的勇氣與自主反應的連

當孩打著赤腳爬著、走著時,周遭一直不斷的出現

穿鞋子的聲音,這種聲音從來 沒停過,如果不能堅持尊

子的自主需求練習,光是打赤腳一項,就足以嚴重限

子的活動方式與生理發展。

 

還記得,在寒冷的冬天我們帶著孩子到寒流來襲又下著雨

的內湖山上採草莓,當打著赤腳的孩子走在濕冷積水的泥

地上,農場主人驚訝的看著兩歲的孩子說:『現在都市的

孩子,已經很少有人願意打赤腳玩跟體驗 了!』農場主人

或許看到的是一種體驗的勇氣與習慣,他其實並不知道孩

子在面對疾病時,不依賴藥物的生理復原能力,那才真是

令人嘖嘖稱奇!

 


孩子玩耍、學習發展空間的堅持

 

『整個世界其實都是孩子玩樂的空間』當社會環境的建構

都是以大人為主時,孩子玩樂的空間相較之下被限縮的很

嚴重,尤其在都市中,公園、遊樂場變成孩子常去的場

,也讓孩子習慣於在固定的遊樂設計的環境下長大,但是

在我們生活周遭,孩子真正有興趣的玩具其實俯拾可得,

泥沙、石頭、紙箱、保特瓶甚至棉被、沙發靠墊等,這些

都不是制式的玩具,但是孩子在玩耍中被激發的創造力及

活力,卻不是制式玩具或遊樂場可以取代的!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玩伴?

 

在現實的環境中,要找到不打不罵、不威脅恐嚇的理念的

家庭及玩伴其實是不容易的,於是我透過網路的噗浪、部

落格、臉書,不斷的分享與孩子互動的點點滴滴,並且透

過協助瞭解不同年齡孩子需求的父母的討論,匯集了一群

15個孩子的共學團,我們取了一個好玩、有趣的團名

『赤肉(赤腳)貢丸(共玩)團』,我們認為目前的幼兒

教育(幼稚園)無法滿足孩子在生理、心理、學習發展空

間的需求,而目前流行的幼兒自學團體,父母本身對於教

養的反思與公眾事物參與的程度又不足,所以赤肉貢丸團

的父母跟著這些孩子一起學習,一方面學習如何不打不罵

、不威脅恐嚇,並且不被威權意識、資本社會中商業運作

邏輯所影響,一方面學習如何瞭解孩子的特質來協助孩子

進行學習!

 

當父母與孩子透過每週三次的出遊,父母一方面討論社會

價值、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互動中的教養方法運用

,然後互相支持、鼓勵打氣,孩子一方面透過沒有大人介

入的同儕互動學習拿捏人際關係(因為不打不罵、不威脅

恐嚇,孩子很少出現攻擊的行為與舉止),在沒有侷限的

空間中,盡情的探索自我、自然與世界,整個城市就是我

們的學校與家庭、生活與學習,就這樣我們一群大人小孩

一起走過了半年的磨合期!一位赤腳貢丸團的媽媽如此

享,『當被醫生判斷學習障礙的孩子,半年來卻被同去治

療的孩子家長驚訝於為什麼孩子的進步這麼大時!』她其

實很清楚,孩子平常在赤腳貢丸團裡玩樂與體驗的生活是

很有幫助的!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這些不被打罵、不威脅恐嚇的孩

子,有了形塑成熟自我的形象與穩定的情緒,有了自主

練習拿捏的人際關係,接下來我們要跟著孩子一起體驗

這世界的美好與感動,音樂、美術還有那大自然的悸動

,於是我們想要租下了一塊緊鄰城市約兩百坪的農地,

為孩子固定活動的空間,透過大自然的洗禮,我們要

帶著孩子打造自己的樹屋、整理自己的田地,我們要種

菜、種水果,感受大地的生命,我們要養流浪狗、養流

貓,感受生命的發展,我們還要古法作粿、作麵包,

感受自給自足的愉悅!

 

人其實很難脫離社會而生存,我們透過網路的分享、聯

集結,我們試著打造一個『微型社會』,一個適合孩子

發展與學習的社會,不同於順應與同化的威權社會,雖然

整個大社會不見得馬上就會轉變,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父母

願意反思及參與,希望台灣要邁向一個『尊重』與『自

主』的社會環境,我們有這樣的努力與期待! 

 

高雄親子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郭駿武

 

最近,有個夢!

 

_MG_6178        

 

尤其是帶著小寶每週參加共學團的活動時,那夢似乎像在

眼前般的越來越真實。有時是在農園裡,有時是在山林小

溪旁,有時是在街頭上,有時是在公園裡,有時又像在每

孩子的家中,有時弄不清楚是夢境還是真實。 


在夢裡,有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管是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

還是牽著蹣跚學步的孩子,每個家庭都至少有一位的爸

媽媽出席,他們聚在一起,或坐或臥的欣賞著孩子的舉

與笑臉,偶而,他們觀察著孩子的行為,學習如何面對

子與自己的情緒與感覺。偶而,他們探討著孩子行為背

的動機,學著如何滿足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偶而,

們批判著過去威權社會在自己身上所留下的教育遺毒,

而這些遺毒又可能會如何的複製給孩子。偶而,他們聊著

如何回到生活的基本,簡單的食材該如何種植與烹煮。

偶而,聊著如何尋找台灣製的衣物或玩具,甚至自己動手

做起玩具或帶著遊戲。偶而,帶著全家人一起慢活的過著

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的團體生活,重新瞭解家人是個怎麼

樣的人。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們也開始學習著瞭

解孩子如何學習或學習些什麼。


又像不是夢,我們試著用影像與文字記錄下這一切,我們

試著開放讓更多0-6歲孩子父母來嘗試與觀摩,我們試著

讓父母們在幼兒園的體制教育中,有個多元的選擇,我們

試著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幼兒教育的資源,讓孩子不會因為

家庭經濟因素,提早離開父母的庇護與陪伴,我們試著批

判學校的威權與管理主義,因為孩子值得有一個更符合他

們成長需求的對待。而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孩

子,更是為了那些在主流醫療體系、教育體制內被貼上標

籤及分類、分等的孩子! 


親子共學,不僅僅是個夢! 


是只有孩子需要成長與學習,所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大

人,更需要透過學習,才能反思、擺脫現在的困境!這個

困境不只是經濟因素裡因為過度消費所造成的困境、不只

是人際因素裡因為人云亦云而喪失思辯的能力、不只是家

庭因素裡因為三代同堂或是單親而失去追求幸福的機會、

不只是個人因素裡因為無法擺脫過去威權教育所遺留下的

自我認同問題。它更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我們要努力選擇

的是自主、自然的生活,還是鼓勵消費的生活,要選擇的

是主動的存在,還是被動、依附的思維,要選擇的是積極

的改變,還是繼續順從、得過且過的人生! 


於是我們準備開始投入資源,並且徵求各種人力、物力、

財力的支援,為的只是協助孩子與父母的成長與學習,有

個最基本的厚實基礎! 


於是我們開始召喚,召喚身處困境中的父母與孩子,共同

付出,共同創造,共同學習,共同改變,因為人生掌握在

我們的手中,因為幸福來自於我們的努力,因為我們的未

來需要現在身為父母的妳、你的示範與實踐!

 

高雄親子共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