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駿武
從媽咪懷孕開始,孩子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念頭
一直不斷在心中反問著自己!想要在家庭中提供什麼樣的
教育呢?想要孩子接受什麼樣的幼兒教育呢?光憑一、兩
個人的力量,除了妥協、逃避,我們還有其他可能的選擇
嗎?
回想孩子出生前的兩、三年,因為在全國幼稚園的巡迴親
職講座擔任將近一百場的講座講師時,最常常被父母問到
的幾乎都是行為上的配合問題以及學習上的問題!當我試
著跟父母抽絲剝繭的討論,發現幼兒的種種問題、困難的
根源,幾乎都跟父母親的打罵教育脫不了干係,但是卻又
有將近八成的父母認為不打不罵是不可能作到的,更不用
說我在擔任體制外小學教師時,更期望自己能做到不威脅
、不恐嚇的標準!
隨著孩子的出生,因緣際會的讓我有機會成為一個中年專
職奶爸,實際的經歷每一項扶養小孩的細緻過程,體驗與
孩子的每個互動,打造孩子活動與學習的空間,也對抗著
一個不夠『瞭解』『尊重』孩 子及教出『自主』孩子意涵
的台灣社會!
孩子生理發展空間的堅持
17世紀之前,孩子還被認知為一個小大人,穿著成人的
衣服改小版,一舉一動都被以大人世界的標準來要求,一
直到近幾個世紀因為醫學與大腦神經科學的發展,才慢慢
接受孩子與成人的不同,但是實際的落實在生活中,卻又
因為種種的安全考慮,限縮了孩子的生理發展!例如孩子
透過口腔、手腳對世界的探索,卻被禁止或責怪,『不
行』、『不可以』、『髒髒』既讓孩 子的身體無法透過反
應與練習而茁壯,更失去了探索的勇氣與自主反應的連結
!當孩子打著赤腳爬著、走著時,周遭一直不斷的出現要
穿鞋子的聲音,這種聲音從來 沒停過,如果不能堅持尊重
孩子的自主需求練習,光是打赤腳一項,就足以嚴重限縮
孩子的活動方式與生理發展。
還記得,在寒冷的冬天我們帶著孩子到寒流來襲又下著雨
的內湖山上採草莓,當打著赤腳的孩子走在濕冷積水的泥
地上,農場主人驚訝的看著兩歲的孩子說:『現在都市的
孩子,已經很少有人願意打赤腳玩跟體驗 了!』農場主人
或許看到的是一種體驗的勇氣與習慣,他其實並不知道孩
子在面對疾病時,不依賴藥物的生理復原能力,那才真是
令人嘖嘖稱奇!
孩子玩耍、學習發展空間的堅持
『整個世界其實都是孩子玩樂的空間』當社會環境的建構
都是以大人為主時,孩子玩樂的空間相較之下被限縮的很
嚴重,尤其在都市中,公園、遊樂場變成孩子常去的場所
,也讓孩子習慣於在固定的遊樂設計的環境下長大,但是
在我們生活周遭,孩子真正有興趣的玩具其實俯拾可得,
泥沙、石頭、紙箱、保特瓶甚至棉被、沙發靠墊等,這些
都不是制式的玩具,但是孩子在玩耍中被激發的創造力及
活力,卻不是制式玩具或遊樂場可以取代的!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玩伴?
在現實的環境中,要找到不打不罵、不威脅恐嚇的理念的
家庭及玩伴其實是不容易的,於是我透過網路的噗浪、部
落格、臉書,不斷的分享與孩子互動的點點滴滴,並且透
過協助瞭解不同年齡孩子需求的父母的討論,匯集了一群
約15個孩子的共學團,我們取了一個好玩、有趣的團名
『赤肉(赤腳)貢丸(共玩)團』,我們認為目前的幼兒
教育(幼稚園)無法滿足孩子在生理、心理、學習發展空
間的需求,而目前流行的幼兒自學團體,父母本身對於教
養的反思與公眾事物參與的程度又不足,所以赤肉貢丸團
的父母跟著這些孩子一起學習,一方面學習如何不打不罵
、不威脅恐嚇,並且不被威權意識、資本社會中商業運作
邏輯所影響,一方面學習如何瞭解孩子的特質來協助孩子
進行學習!
當父母與孩子透過每週三次的出遊,父母一方面討論社會
價值、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互動中的教養方法運用
,然後互相支持、鼓勵打氣,孩子一方面透過沒有大人介
入的同儕互動學習拿捏人際關係(因為不打不罵、不威脅
恐嚇,孩子很少出現攻擊的行為與舉止),在沒有侷限的
空間中,盡情的探索自我、自然與世界,整個城市就是我
們的學校與家庭、生活與學習,就這樣我們一群大人小孩
一起走過了半年的磨合期!一位赤腳貢丸團的媽媽如此分
享,『當被醫生判斷學習障礙的孩子,半年來卻被同去治
療的孩子家長驚訝於為什麼孩子的進步這麼大時!』她其
實很清楚,孩子平常在赤腳貢丸團裡玩樂與體驗的生活是
很有幫助的!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這些不被打罵、不威脅恐嚇的孩
子,有了形塑成熟自我的形象與穩定的情緒,有了自主
練習拿捏的人際關係,接下來我們要跟著孩子一起體驗
這世界的美好與感動,音樂、美術還有那大自然的悸動
,於是我們想要租下了一塊緊鄰城市約兩百坪的農地,
做為孩子固定活動的空間,透過大自然的洗禮,我們要
帶著孩子打造自己的樹屋、整理自己的田地,我們要種
菜、種水果,感受大地的生命,我們要養流浪狗、養流
浪貓,感受生命的發展,我們還要古法作粿、作麵包,
感受自給自足的愉悅!
人其實很難脫離社會而生存,我們透過網路的分享、聯繫
與集結,我們試著打造一個『微型社會』,一個適合孩子
發展與學習的社會,不同於順應與同化的威權社會,雖然
整個大社會不見得馬上就會轉變,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父母
願意反思及參與,希望台灣要邁向一個『尊重』與『自
主』的社會環境,我們有這樣的努力與期待!
留言列表